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设计评测】“兜纳K1”智能电动自行车 | 又一台国产智能自行车上路,未来的公路可能属于它们

作者:纪超 时间: 2016-09-23

- 设计评测 -

以数据化的方式去考量产品从目标定位,到落地实现之间的差距。还原设计本质,展现创新价值。




个人短途出行工具是一个集中度很低的大市场。智能折叠电动车的未来不仅是为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发展,手机越发突显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评测结果简述

“兜纳K1”智能电动自行车主打可折叠轻量化,从最终呈现的产品来看,全车有五处需要折叠的位置,折叠的过程耗时耗力,尤其对力量较弱的女性而言。


并且在完全折叠状态下,车身并没有一个专用于握持的位置,且约 10 千克的重量,单手提起并不容易。


除了车身设计之外,在于用户肢体直接接触的坐垫没有进行人机方面的考量,设计简单粗糙。


与硬件相配的服务设计而言,在没有识别用户的真实需求的情况下纯粹为了智能化而进行简单功能的叠加,并不是为用户提供高效服务的手段。


折叠自行车在上世纪 30 年代进入人们的事业,小型化,轻量化设计则成为了自行车设计方向之一。


折叠自行车设计应该满足用户的以下需求:

(1)携带方便,折叠后的体积小;

(2)可视,可操作的界面符合人体工程学;

(3)量轻且韧性好;

(4)载重大于自身体重 2 倍以上;

(5)折叠方便;

(6)传动比的效率高,且与普通自行车比差距不大;

(7)展开的轮距距离要足够大,应有良好的纵向稳定性;车架尺寸须合理,骑行舒适;调整范围大,便于适应不同的人使用。



 


设计定位满足度



产品实现情况与设计定位偏差:

1.短途出行工具的购买人群中存在部分女性用户,全车有五处需要折叠的位置,折叠的过程耗时耗力,尤其对力量较弱的女性而言。(-2')

2.并且在完全折叠状态下,车身并没有一个专用于握持的位置,且约 10 千克的重量,单手提起并不容易。(-2')

 


产品针对个人短途出行工具市场,推出有特色的单品往往是品牌抢占用户的常用手段。这也是科乐威尔发布的这款电动车所主打的特色。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短途出行工具,产品的便捷性成为用户购买的主导因素,在这方面“兜纳K1”为了使车子便于提携,在结构设计上车子主体是一个双圆型骨架,中间设有折叠装置使得车子可折叠称一个圆形,折叠模式分为半折叠与全折叠两种形式。

 

而且动力系统完全摒弃了铰链,采用全数字电控,甚至刹车也采用电控,这就使得车子外部没有太多零碎的部件,整体简洁得多,在折叠之后适合提携。

 

近期同类产品有轻客折叠电动单车和小米电折叠动助力车,两者重量都在14公斤左右,相比而言兜纳轻得多,便于用户携带。

 

“兜纳”的一大竞争力就是售价,1999元的售价,与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相比,性价比上拥有一定优势。

 




人性化设计



产品实现情况与设计定位偏差:

除了车身设计之外,在于用户肢体直接接触的坐垫没有进行人机方面的考量,设计简单粗糙。(-1)


除了硬件方面,与自行车本身相关联的APP设计的交互形式不够生动、新颖。系统界面视觉设计同质化问题严重。(-2)


 


人机工程学设计

自行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不仅包括了车身整体设计的合理性外,还要考虑自身和与用户的磨合度。

 

服务设计

就与硬件相配的服务设计而言,在没有识别用户的真实需求的情况下纯粹为了智能化而进行简单功能的叠加,并不是为用户提供高效服务的手段。


用户体验设计涉及很多方面要素,因为它要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心理还有行为需求。设计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要和用户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兜纳”可与手机专用APP相关联,如果车子出现问题,手机会通过APP、微信发出提醒,并告知解决方法。


例如,电池电量处于低水平时会发提醒充电的消息,如果用户没有关注到会再次提醒,一旦电池电量即将耗尽,“兜纳”客户将会打电话告知。




外观设计



产品实现情况与定位偏差: 

工比较一般,座垫显得比较简陋,部件的连接位置表面处理得不够细腻。(-1)外观与Kickstarter一款名为“impossible”折叠电动车造型十分相似,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力有待考证。(-2)

 


造型是自行车外在的形象,其造型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元素,它是用户关注自行车的基本点,出发点,会给人们最直接的反映。

 

外观方面,为了折叠极致设计师想了很多折叠方式,最终经过多种尝试,各种设计方案中双环结构是折叠最小的一种设计。

 

折叠时,将两个轮胎同时折入两个环型车架中,车架双环通过纽扣再次折叠,便能达到兜纳的最小折叠状态,轻松放到收纳包里。折叠车采用铝合金材质与双环结构的完美碰撞,双环结构设计可以化解车身承受的压力,使车身承受的压力能够有效分散,使骑行更加的稳固。

 



不过拿“智能自行车”来营销,“兜纳K1”既不是前无古人,也不会后无来者,既低碳环保又很容易与智能生活产生关联,不少公司都愿意勾搭一下这款产品。




比如

下面这些公司的智能自行车设计


百度自行车(DuBike)

2014 年 11 月,百度发布了智能自行车产品 DuBike,由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和清华美院共同打造,计划面向所有自行车厂商开放。




小米智能自行车

这是小米参与投资的一款产品,之前有消息称,小米自行车将命名为洛克菲勒智能一代,实现了数据统计、路线分享、地图导航、来电提醒、设备绑定、移动社交等功能。延续了高性价比的特点,售价为 997 元,于2015年三月底上市。




奥迪概念自行车

奥迪在 2012 年就公布了这款概念自行车,宣传采用了智能手机作为自行车的电子控制系统,拥有五种骑自行车模式,令大家骑自行车时更享受更智能化的乐趣。重量 24 磅,而且采用了增强型碳纤维复合物料制造车架,重心设计较低。




三星 Samsung Smart Bike

2014年 6 月,三星发布了这款概念产品,这款自行车由意大利两名设计师共同完成设计,采用铝制的支架,弯曲的设计,据称是要减缓城市路面带来的震动。




福特“智能骑行”原型电动自行车

2015年 3 月在巴塞罗那举办的 MWC 大会上,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宣布扩展“智能移动计划”,推出“智能骑行”原型电动自行车试验项目,并展出了两款原型电动自行车 MoDe:Me 和 MoDe:Pro。



相关文章